容易被他人情绪影响,是你的镜像神经元太发达

摘 要

  原创 琳子 万芊 酷炫脑 Via:Freepik 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 作者 | 琳子 万芊 审校 | 酷炫脑主创 朗读 | 鸽仔 美工 | 老雕虫 编辑 | 桃子 为什么明明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情绪感受,却仿

原创 琳子 万芊 酷炫脑

Via:Freepik

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

作者 | 琳子 万芊

审校 | 酷炫脑主创

朗读 | 鸽仔

美工 | 老雕虫

编辑 | 桃子

为什么明明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情绪感受,却仿佛就像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一样的“栩栩如生”呢?

当看到虫子爬到某个人的身上,你可能会寒毛直竖;当你看到电影中的人被子弹打中而流血不止,自己也会产生类似的痛苦感觉;当你看到某人在社交中的尴尬场景,自己也会忍不住替他尴尬起来……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?

在本节课程中,我们将向大家介绍我们大脑中的一种神秘细胞——镜像神经元。

镜像神经元形象图

上世纪90年代,来自意大利帕尔马的一个研究团队取得了惊人的发现:研究人员在猕猴的大脑中与动作执行相关的脑区植入了电极,当猴子每次抓握一个物体的时候,大脑中相应的神经元就会放电。然而,随着实验的推进,他们发现这些神经元不仅会在猴子具体执行某个动作——例如抓住一个香蕉——时被激活,猴子仅仅是看着、甚至是听到隔壁房间的实验人员做出这些动作,它们脑中这些位于前运动皮质F5区域的神经元就会被激活。后来,这些特殊的神经元被命名为镜像神经元:不需要真正执行动作,仅仅是看到或听到某个动作被执行时,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。

图源网络

虽然镜像神经元最早是在猴子大脑中发现的,但事实上人类大脑中不仅同样存在着镜像神经元,它们甚至要比猴子脑中的更加精妙、更加复杂。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脑成像研究表明,当人在执行一个动作,或看到他人在执行某个动作时,在大脑中的几个区域——包括前运动皮层、后顶叶、颞上沟和脑岛都发现了与镜像神经元相关的激活,研究者将相关脑区命名为镜像神经元系统。猕猴研究团队的领导者、神经科学家贾科莫 里佐拉蒂(Giacomo Rizzolatti) 指出:“镜像神经元让我们能够通过直接的刺激而不是通过概念的推理,通过情绪感受而不是思考领会他人的心智。”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对艺术、体育、心理治疗等各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,使人们能够以崭新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各类日常事件。

图源网络

阅读本文 付费后可赠送给一位朋友免费阅读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

可试读前26%内容 阅读本文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

原标题:《容易被他人情绪影响,是你的镜像神经元太发达》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